主任委员

潘建伟

潘建伟,1970年生于浙江东阳,1987-199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先后获理论物理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赴奥地利学习,1999年获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博士学位,1999-2001年在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15年5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 潘建伟教授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他是该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利用量子光学手段,他在量子调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他关于量子通信和多光子纠缠操纵的系统性创新工作使得量子信息实验研究成为近年来物理学发展最为迅速的方向之一。在包括Nature(15篇)、Science(2篇)、Nature子刊(24篇)、PNAS(4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94篇)在内的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50余篇,共被引用18000余次。 因在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卓越工作,潘建伟教授先后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主任、中国科协兼职副主席、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获得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美国物理学会Beller’s Lectureship、国际量子通信、测量与计算学会国际量子通信奖、兰姆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以及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

副主任委员

俞大鹏

俞大鹏,男,1959年3月16日出生于宁夏中卫。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无机材料系玻璃专业,1985年在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3年在法国南巴黎大学固体物理实验室获博士学位。1995年至2016年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任教,2013年至2016年任北京“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2016年6月起任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讲席教授。 共计发表400余篇论文,含Nature子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Physical Review B、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顶级专业刊物论文100余篇,被同行参考他引两万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含多项国际PCT专利)。 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2004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天文与物理学科第一名)。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院士。2016年获得中国真空学会最高奖。

副主任委员

窦贤康

窦贤康,1966年1月生,安徽泗县人,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校长。1983年至1988年在中国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学习,1987年获学士学位,1988年获硕士学位。1989年至1993年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起在中国科大任教,2000年晋升教授。2005年至2016年任中国科大党委副校长。2016年12月任武汉大学校长。 窦贤康院士长期从事中高层大气理论、观测与实验综合研究。多年来他坚持针对学科前沿问题,独立自主研制了系列激光雷达观测系统及车载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基于上转化技术的量子激光雷达,开创了一种激光雷达探测新体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7项,其领导团队2012年至2017年间在本领域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中高层大气”领域发表论文48篇,数量仅次于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CAR),在国际同类研究机构和大学中排名第二。 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作为团队负责人于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2015年获得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支持,2016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相关成果获得2014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7年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均排名第一)。

副主任委员

代晓慧

代晓慧,女,副巡视员。现任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常务副秘书长,长期从事标准化研究工作。 2009年5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6)委员,2017年11月当选为第二届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5)副主任委员、秘书长,2019年1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8)副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方向

方向,男,1963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4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先后任地矿部宜昌地矿所研究员、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2007年任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副主任,2014年至今任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主任、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标准化和化学计量等工作,是我国质谱技术研究的重要学科带头人。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研究任务, 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研究成果,自主研发质谱仪打破国外垄断、在超痕量物质精密测量技术及仪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科学技术界),兼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医学计量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2018年当选亚太区域计量规划组织(APMP)主席。兼任吉林大学、湖南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央直接联系的科技专家。

副主任委员

钱 恒

钱恒,男,山东济南人,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期从事标准化研究工作,现任山东省科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先后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动数据采集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1/SC31)中国秘书处委员,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物品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食品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3)委员,全国食品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食品追溯技术分技术委员会(SAC/TC313/SC1)秘书长,ISO/IEC JTC1/WG11召集人,ISO/IEC JTC1/SC31中国代表。 在《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标准科学》、《信息技术与标准化》等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主持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重大项目“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研发与示范"课题研究。承担多个国家级标准化科研项目,参与多个国际和国家智慧城市、人工智能领域标准的起草和审定。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优秀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秘书长

张 强

张强,男,1979年12月出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2006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6年至201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日本信息情报所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2011年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授,2013年入选首批青年973首席科学家,2017年获日内瓦发明博览会特别金奖,2018年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019年1月,任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现任国际量子密码年会大会主席、国际电联(ITU)“面向网络的量子信息技术焦点组”主席、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英国物理学会New Journal of Physics高级顾问组成员(Senior Advisory Panel)和Quantum Science & Technology杂志编委。 研究领域为量子密码和量子通信实验研究,核心器件研制和时间频率传输。已在包括现代物理评论(1篇),自然(5篇),自然子刊 (11篇)、物理评论快报(28篇)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论文90余篇。研究成果先后入选2013年度美国物理学会重要进展,2006年度和2014年度两院院士评选的全国十大科技进展。

副秘书长

赵 勇

赵勇,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省级重大科研专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承建了国际上首个应用于金融信息安全传输的量子通信网络“金融信息量子通信验证网”;建设完成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量子通信城域网络——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建设完成山东省量子技术研发公共平台。在包括Nature、Nature子刊、Phys.Rev.Lett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篇。申请专利43项,授权专利29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 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山东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山东省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等荣誉称号。